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学教研 > 案例论文 > 正文
       案例论文

让环境在教育中润物细无声

作者:江文芳 来源:原创 日期:2013/7/31 15:11:16 人气: 标签:


(荆州市优秀论文一等奖)

    内容摘要
  环境是什么?曾有研究者提出应将环境看作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个体发展的过程是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要促进每个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就要为幼儿创设最优的教育环境。幼儿不仅通过与人交往获得知识,还通过与物质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我们应给幼儿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多层次,具有选择性和自由度的,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的环境,使孩子通过用自己的方式在与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不再是一种背景,而成为一种活动课程。

  关键词:  环境  环境创设  发展


  环境,它作为幼儿发展的一个外部条件,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激活才能支持幼儿内部的学习过程。只有通过激活环境,我们才能利用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环境才能得以“说话”。
  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对儿童来说更是如此。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环境与教育的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可见,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物质环境是幼儿学习的中介和桥梁。过去,我们在环境创设上过分强调整齐、美观,这种观赏性的环境缺少自主性、参与性和教育性。随着幼儿园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迅速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这种潜在的教育因素已变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环境已成为“第三位教师”,但它具有“教师”的意义时,环境已不再是没有生命的完全物化的东西,而成为一种富有人格魅力的教育力量。我园在实施《环境创设与主题活动的开展》课题研究几年来,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注重了社会化环境创设,让幼儿有机会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学习社会、适应社会;更注重了参与性环境的创设,着力于情趣性、操作性和选择性,将教育目标和内容物化, 将期望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蕴含在物质环境之中,使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获得最基本的知识经验。
  一、集体教育活动中的环境创设有助幼儿获得主动的学习与发展。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其不断的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幼儿从出生起就在不断的探索这个世界,听到声音会到处寻找,看到水洼就会想去踩一踩,就是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探索行为中,他们逐步获得了有关生活的经验。因此,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创设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满足其内在需要和兴趣的物质环境,能激发幼儿思考,提高幼儿对生活的认识与理解能力,促进他们的自主活动、自发探索与自我发展。如在大班《旋转乐园》的主题中,为了让幼儿感受陀螺的旋转,我准备了一个陀螺展示会让幼儿观察,感受其花纹与色彩,然后提供各种形状的彩色纸片、牙签和油画棒,让他们尝试自制陀螺,最后通过大家一起玩陀螺、赛陀螺,来发现形状与旋转以及中心点与平衡的关系,最后再对自己的陀螺加以改进,让幼儿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探索学习,来获得经验的提升与能力的发展。又如小班数学《玩水》活动,为了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容器大小与容量多少的概念,我在教室外的走廊里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水的世界,摆上了许多装了水的大塑料盆,让他们自由的围在水盆边拿出自己带来的瓶子、杯子去舀一舀,再倒一倒,在玩一玩的过程中去发现什么样的瓶子装的水多,什么样的杯子装的水少,通过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教师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式的分组活动,来建构相关的知识经验。
  二、区域活动中的环境创设有助幼儿自由探索、知识延伸与经验拓展。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它对孩子的挑战就在于孩子的选择和使用材料的自由度,这种自由带给孩子的则是多样性探索和创造性玩法。教师的责任是提供适宜的环境和资源,在幼儿的兴趣基础上建立游戏活动,捕捉幼儿游戏中出现的新的兴趣点,导向新的游戏。而此时材料作为环境创设的重要物质,直接影响到活动的质量。如大班主题《昆虫朋友》的开展中,我们在科学角里饲养了许多孩子们捕捉到的昆虫,同时提供了放大镜、水、树叶、以及糖等物品,让幼儿通过观察与动手,引发出他们的疑问:“昆虫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它们是怎么喝水的”,“为什么撒上糖,蚂蚁就会爬过来?”“昆虫躺在泥巴里吃什么?”……面对孩子们一连串的问题,我引导他们进行讨论,鼓励他们用各种方法去寻找答案,最后再进行分享与交流。通过这种讨论中渗透的鼓励,使幼儿彼此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得到升华,知识经验得到提升。
  同时,随着主题活动开展的不断深入,区域活动的材料也应不断的更新,让材料的潜在性和层次性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发挥。如在小班《车子叭叭叭》的主题中,第一阶段将有关的图书和卡片放进图书角让幼儿对各种各样的汽车进行认识,第二阶段将汽车卡片从中间剪开,做成拼图卡放进动手区让幼儿操作练习,找出每种汽车的另一半,第三阶段用废旧大纸箱做成汽车投放到角色区,通过方向盘、红绿灯、座椅以及自动投币箱和玩具硬币等环境创设进行模拟游戏的开展,将社会和生活予以再现,来促进能力的拓展。
  三、主题墙饰的环境创设有助幼儿与之互动与对话。
  主题和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环境是根据主题而创设的,主题活动必须依靠环境才能更深入具体地开展。主题环境的创设是随着主题的不断深入而逐渐丰富的,其中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们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的写照。幼儿在参与布置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
  要想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我们必须根据主题的产生而随时更换墙面环境的内容,要调动孩子讨论和参与的积极性,要发动他们收集有关资料,并要和他们一起储存、整理、交流互动完成。幼儿园的主题墙面环境创设应不再强调“绿化、美化、净化”等外在装饰,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不再是盲目仿效他人的流行趋势,而应该是真正属于幼儿的,它的创设是建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是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真实体验,是幼儿的学习成果,也是幼儿对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的体验和感悟。同时主题墙面环境创设还是最佳的记录方式之一,它是家长了解幼儿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使家长了解幼儿的作品,也了解到孩子的每一个学习过程,它为家长提供探讨教育的素材,进而协助家长进行角色定位,达到家园的合作与共育。
  如在小班主题《彩色世界》中,随着活动的逐步深入,我们的主题墙面也变得五彩斑斓,到处是孩子们留下的足迹,有幼儿和家长从网上下载的大自然各种色彩的图片,有和老师收集的资料和实物,有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彩色扎染画,有幼儿的活动照片展出,还有他们和爸爸妈妈共同制作的最喜爱的颜色小书……这面彩色生动的墙壁告诉幼儿,只要你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一定会感受色彩无处不在,孩子们经常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翻一翻、看一看、讲一讲,分享交流自己的想法。又如大班《神秘洞》的主题墙饰中,有幼儿寻找来的有洞洞的玩具,带洞洞的生活用品,有洞洞图案的食品,以及用吸管制作的洞洞小乐器,真可谓是洞洞大聚会,它也在悄悄的告诉幼儿:生活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洞洞,生活中需要洞洞。
  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发展他们获取信息材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充分认识环境材料所蕴含的教育价值,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用全新的理念去创设创造性的环境,造就富有创造性的孩子,尊重—满足孩子的需要,信任—放开孩子的小手,发展—给孩子以挑战,让环境追随幼儿快乐和谐地成长。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姓名: 验证码:看不清楚,换一个


版权所有:湖北省荆州市商业幼儿园 联系电话:0716-8119918 8851450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公园路22号

邮政编码:434000 页面执行时间0.6758秒 查询数据库64次 鄂公网安备 42100202000036号